|
中國稅務規定的法律常識中國稅務規定變起來快如閃電,企業想不出差錯實在不容易,出現差錯就可能面臨處罰。例如:日常的納稅申報,購買發票,發票核銷、發票填寫等都可能出現差錯。一次罰款2000元以下,罰50元也是2000元以下,罰1800元也是2000元以下,基層稅務機關在2000元以內有酌情權。對于出現的差錯,辦稅人員首先應該誠懇面對,承認錯誤,但要分析原因,是因為新政策不知道,還是因為新招人員不熟悉,還是操作不小心等等,將實際原因向稅務機關反映,大多數情況下,在日常納稅中的差錯都能獲得稅務機關的諒解,罰款會酌情減少。 沒有價來何來價外 增值稅和營業稅里有價外費用的規定,就是在銷售、服務以外再收取其他款項,代收、代付款項。這些價外費用不一定是公司的收入,但需要納稅,因此造成公司稅負的增加。 價外費用的條件是先有價:也就是先有銷售或者服務需要收取價款的事實存在,才有價外費用產生的可能,如果沒有銷售,也沒有為對方提供服務,即使收取款項也不屬于價外費用。 例如:發財公司為你公司裝修,裝修時打壞了一套玻璃家具,賠償1萬元。你公司沒有向裝修公司提供服務,收取的1萬元不屬于價外費用。 營業稅可巧用 營業稅總結成一句話,盡量減少流轉環節,主要手段是代理,即通過代購代銷的方式來減少流轉環節,如某房地產甲公司曾在以1800萬購入某地塊后改變戰略放棄開發,又以2000萬將該地塊賣給乙公司,這時甲公司應交營業稅2000*0.05=100萬。之后甲公司要求國土局將行政事業單位收據1800萬抬頭開乙公司,而他將200萬差額作代理費由他另開發票給乙公司,并補簽了代理建房協議,這樣甲公司應交營業稅200*0.05=10(萬),節稅90萬。代理的形式要件是,發票抬頭一定要開購買方,中介方不得墊付資金,前者很重要。 |